近日有消息稱,商務部今年將擴大一些行業的對外開放,其中包括經營性養老服務業。此前不久,有專家透露,民政部襯衫正在研究制定涉外資金投入養老服務業的相關規定。讓外資進入養老服務業,可以說是政府鼓勵社會力量提供養老服務的一部分。
  讓社會力量參與,是政府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根據《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預防癌症心得2015年)》,截至2010年底,全國各類收養性養老機構養老床位為314.9萬張,“十二五”的目標是實現養老床位總數翻一番,使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據此計算,平均每年需新增60萬張左右。但是,到2012年末,全國養老床位為381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20 .5張。也就是說,2011年和2012年平均每年僅增加了34萬張。按照這樣的進度,“十二五”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政府的資金和力量需要補充,就通過市場化吸引社會力量來投資,這是人們的習慣性思維。允許外資投入,將使養老服務更加深入地市場化,而政府的責任可能減輕。
  2013年9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建築設計意見》指出,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意見》還提出,要形成一批養老服務產業集群。這使很多社會力量對養老服務的前景非常看好,一些外資也瞄準了中國巨大的養老需求。有人甚至說,養老產業是房地產之後的又一場盛宴。預計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2020年達到2.43億,如果養老服務完全市場化,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當然,我們都知道,外資和其他社會力量不會將所有老年人口都視為目標客戶,他們更青睞中高端的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產業鏈長,是又一場盛宴,這讓資本充滿期待,我們卻有些擔憂:養老會不會像住宅那樣,成為“支柱產業”?住宅成為“支柱產業”的後果我們已經看到了:地產商基本上只滿足中高端客戶的需求,所以住宅的價格水平較高;房價持續快速上漲,使中等收入者成為“房奴”;低收入群體只能在漫長的排隊中等待政府提供的保障房,或者居住條件非常糟糕。如果養老服務也完全市場化,政府只承擔托底功能,養老未來或許也會變得像現在的住宅一樣:外資企業和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只提供高室內設計價的中高端養老服務,中等收入者被迫承受沉重的養老壓力,低收入者只能獲得由無資質企業提供的劣質養老服務。
  如果政府要避免這樣的局面出現,那就應該承擔起社會養老的主要責任,在社會養老中擔當主力,而不能完全將西服社會養老交給市場,更不能將養老服務“支柱產業化”。政府應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形成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但是,公辦養老機構也應該有所發展,成為養老服務的價格基準和質量基準,使中低收入者也能獲得較優質的養老服務。(本文系今日《21世紀經濟報道》社論)  (原標題:[推薦]多元養老體系中的政府責任仍需堅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z29hzjcd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